【我最难忘的党史故事接龙】折骨做笔的呐喊者——黄负生
折骨做笔的呐喊者——黄负生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中,不少是为人所熟知的,但有的因去世过早或其他原因而湮没无闻了,黄负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以致有人在编辑《革命烈士诗抄》和《革命烈士书信》时,虽然觅得有署名“负生”所写的诗,以及黄负生示儿女的《遗书》,但因不知“负生”的生平而未被编入。
1945年6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黄负生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一生虽短暂,但活动极为丰富。1921年2月,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夕,北京《每周评论》、湖南《湘江评论》、上海《星期评论》创刊之后,黄负生、陈潭秋、刘子通、施洋等人一起创办了《武汉星期评论》,由黄负生负责主编,编辑部即设在黄负生在武昌黄土坡27号家中。
作为武汉地区党委的宣传委员,黄负生着力在工人群众中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工作卓有成效。黄负生以他所熟悉的人力车工人——社会最底层的劳苦群众作为进行工作的首选目标,这也因为他们的流动性大,接触面广,通过他们可以使启蒙工作更快更好地向社会辐射开去。黄负生根据工人在重重剥削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逼卖儿卖女的悲惨写出《奴婢》,这首刊登于1921年9月22日《民国日报·觉悟》的诗真切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一餐无食儿女饥,/两餐无食儿女啼,/三餐无食卖了儿女衣。//无衣儿身寒,/无食儿肚饥,/若要不寒又不饥,/除非儿女各东西。//卖儿作人奴,/卖女作人婢,/卖儿钱多少,/不及爷娘泪。//卖儿价如何,/不如柴米贵。//柴米有时尽,/儿女无还期。//爷娘倚门望,/望望日已西。//奴婢何尝不想娘,/主人鞭扑不敢望。”
中共武汉地区党委还积极在铁路工人中开展工作,铁路工人中的积极分子也不时到中共武汉机关来探访。党的机关设在黄负生一所三上三下的房子里,楼上分别住着黄负生夫妇、包惠僧,楼下陈潭秋等人居住。铁路工人来访,也大多由黄负生负责接待。他们的工作为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打下了坚实基础。有了此基础,到1927年时,武汉地区参加工会的人数已从北伐前的万余人剧增到10万人,二七烈士林祥谦、施洋就是在黄土坡武汉党的机关参加党组织的。
黄负生还积极开展妇女工作。当时,黄负生在湖北女子师范兼课,这为他在妇女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据当时湖北女师学生袁溥之回忆,“黄负生向我们传播马列主义,宣传十月革命和妇女解放,所以我们爱听。”袁溥之还回忆说:“我们女师十几个学生在黄老师、陈潭秋老师、刘子通老师帮助下组织了‘妇女读书会’,每星期到黄土坡去,黄、陈、刘还有李汉俊等同志辅导我们学习《国家与革命》《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马列主义著作。”“妇女读书会”的骨干有12人,夏之栩、徐全直、李文宜、陈梦兰、袁溥之等在黄土坡参加了中共党组织。在黄负生等人培养下,这些女师学生成为妇女运动的先驱,在后来革命活动中大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中共武汉地区党委成立后,《武汉星期评论》即成为武汉地区党的机关刊物。作为主编的黄负生,在创刊宗旨“改造社会、改革教育、解放妇女、批判封建军阀的统治”基础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这一刊物经常写稿的有董必武、陈潭秋、刘子通、李汉俊、林育南、萧楚女、夏之栩等人,黄负生作为主编,也为刊物写了不少文章。对《武汉星期评论》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当时就有人发表评论说它是“旭日东升,生气勃勃”的“巍然独存于中国之中、大江之旁”的一面旗帜。黄负生的出色工作,得到了毛泽东的赞扬。当时由蔡和森主编的《湘江评论》也饮誉一时,因之毛泽东曾说,“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
正当黄负生不辞辛苦、激情昂扬地奋战在党的革命战线之际,却因拒不交出揭露中华大学政治黑暗面的文章原稿和作者信息,被强权势力威逼利诱并施以暴力,致其肺痨加重,于1922年4月7日不幸逝世。黄负生以笔为枪,传递真理,揭露那个时代残酷的现实,唤醒人们革命的觉悟,为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早期宣传以及工人、学生运动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宣传家。
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从战争年代的黄负生、杨靖宇、刘胡兰、黄继光、方志敏,到和平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申纪兰、谷文昌等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之所以在强敌面前不屈不挠、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一切,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党员,要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行中牢记初心使命,用真理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矢志宣传事业。黄负生作为中共武汉区宣传部部长兼党刊《武汉星期评论》主编,是武汉地区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重要启蒙者,推动了武汉地区无产阶级的思想解放。在建党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我们应该以何种精神状态奋发作为?如何凝心聚力?宣传思想战线应该发挥高举旗帜的作用,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我们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人民奋斗的记录者、国家发展的推动者、民族复兴的建设者,更好展现新风貌、焕发新气象、创造新作为。
发扬斗争精神。黄负生一生虽短,但却熠熠生辉。他敢于为穷苦劳动者发声,敢于为工人阶级争取权益,敢于开展妇女解放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我们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加速推进,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力量,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关注群众疾苦。近代以来,无数像黄负生一样的共产党人忧国忧民,体恤人民疾苦,关心人民生活,如女红军半条被子的为民初心,人民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焦裕禄,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基层路上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带领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努力为民发声,将人民群众的矢志奋斗和火热生活、人民群众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和蓬勃活力作为宣传内容,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角度与方式,聚焦人民群众的关切,反应人民群众的需求,讲好人民群众的故事,团结人民群众的思想,努力实现将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凝聚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