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庆同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11月22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机关党委书记王庆同志在部机关814会议室为新闻处党支部、机关党委党支部、外宣办党支部和《党的生活》杂志社党总支全体人员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外宣办主任赵云龙同志、部副巡视员方启雄同志和四个党组织40余名党员参加。王庆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畅谈了学习体会,并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明确要求。
王庆同志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把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列入总体布局,充分表明了我们党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不移正风肃纪的坚强决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问题的认识到达新高度、新水平。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干部。
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王庆同志强调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要坚守理想信念这条高线不动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坚守、笃信、赤诚、专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真正做到了通过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来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把理想信念教育同提高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升华道德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做到真正信仰、真心拥护。
二要坚守政治建设这条主线不偏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实践证明,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政治原则。维护党的权威,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坚持党的领导,根本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正确方向,站稳政治立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是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忠诚党的事业、忠诚党的人民立场,坚定“四个自信”;要强化政治担当,发扬斗争精神,敢于亮剑、敢于碰硬。
三要坚守理论武装这条前线不懈怠。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干部,要通过全面准确、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引导人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成果体现在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实绩上。首先必须具备先进武器,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总结实践经验、凝聚全党智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凝结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贯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思想武器。其次必须具备斗争精神。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把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出贡献。必须具备阵地意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明确话语背后的力量是思想、是道,自觉统筹运用理论和舆论两种资源,把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与舆论上的有效引导结合起来,强化理论当家、舆论持家、两论兴家的责任担当。理论与舆论同向而行、同向发力,舆论跟着理论走,理论靠着舆论推,这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必须遵循的规律。只有理论和舆论同源同流、融合共进,才能打造出思想含量和话语魅力兼具的“表达共同体”,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四要坚守价值取向这条底线不退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共产党员不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这个“不同于”指的是共产党员要在行为上比普通老百姓更优秀,成为群众中的楷模。《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就是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党员干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仅来自于所拥有的地位和权力,更在于自身的人格魅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就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能很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努力向前。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党内政治文化是融入党员、干部血脉的精神标识,反映着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我国有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腐朽文化余毒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对党内政治生态的腐蚀、对党执政基础的损害也不容忽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必须抓住以文化人这个根本目的,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内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传承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建设具有时代特点和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政治文化。
五要坚守纪律规矩这条红线不触碰。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红线,必须牢牢守住、不可逾越。红线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纪律规矩这条红线依附于理想信念这条高线、依附于政治建设这条主线、依附于理论武装这条前线、依附于价值取向这条底线,构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红线有能看见的,也有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是行动,看不见的是思想。我们既要知晓行动上的红线,也要知晓内心的红线;既要防范行动上的红线,也要防范思想上的红线。只有在内心树立起了真正的红线,才能在行动上构筑起我们不触碰的红线。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就要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带头实践,不断强化“第一身份是党员”的认识。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受得了党章党规党纪的刚性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才能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期盼;只有始终保持对制度权力的敬畏,始终保持严于律己的戒惧,始终坚守为官从政行为规范,才能保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规逾矩。